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丁仁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1165
分享
382
粉丝
2794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丁仁

丁仁(1879—1949)原名仁友,字子修。一字辅之,号鹤庐。出生杭州望族,祖上藏书富甲海内,斋名八千卷楼。其父亦是西泠印社社员。丁仁家学渊源,幼承庭训,喜好金石书画,尤其于印章,更是嗜之成癖,抚之无虚日。其篆刻宗浙派,效法秦汉,规方矩圆,颇得龙泓遗韵。治印态度严谨,刀法精细而不失笔意潇洒,印风淡雅简疏,布局安祥而意境自出。书法喜临商卜文。编有《丁氏八家印选》、《杭郡印辑》、《丁氏秦汉印绪》两卷、《葺庵集印》等。1937年劫后,编《丁丑劫余印存》二十卷,传为佳话。丁仁对诗词歌赋也颇有研究,著有《咏西泠印社同人诗集集论印绝句》共二十首,诗中对社内诸大家,如吴昌硕、钟以敬、王禔、河井仙郎、马衡、唐源邺等均给以画像,且每人系以小传。可惜原书已不得见,现只能查其诗而小传不赘。在丁仁所著的《观水游山集》一卷、《鹤庐诗词稿》、《鹤庐题画集》、《商卜文集联》、《商卜文集存》若干卷和《石刻龙泓遗翰》二卷等著作中,除表现出他在诗词歌赋方面的造诣外,还可看出他把对商卜文的研究应用于创作,挥洒自如,得心应手。丁仁对印社园林建筑的经营布置,真正做到了呕心沥血,鞠躬尽瘁。《志稿》曰:尝斥资建楼,永为社产,不私所有,名曰鹤庐,以作纪念。复岁时增建,虽一石一木,必期尽善而后已,心力所寄尤巨。在闲泉、文泉之间,有锦带桥,系丁仁得白堤锦带桥旧石栏,搬回印社后所建,被称为国内最短的桥。现在立于西泠印社的石像有两尊,一为丁敬像,一为邓石如像,皆是丁仁全力成就。正是这种以印社事业为己任的奉献精神,及胸怀坦荡、光明磊落的高尚情操,使丁仁赢得了社内外同道们的一致尊敬。

返回顶部